來自:文盲
時間:Sat Feb 10 13:29:19 2007
來自:ywsing0
時間:Sat Feb 10 02:19:41 2007
故意遲點四時多去到大會堂後台, 大家果然很精叻, 我仍是中大團最早到的一個. 德國指揮對合唱團並不那麼看重, 這麼說不是因為咱們排練少 (有更迫切的部分要練), 而係連我地call幾點的時間都冇畀, 總之要自己醒水. 講到調整各項人馬安排的工藝, 還是香港人 (如 KK) 精練得多. 甚至連邊個位企起身佢都無理.
七時多最後一次runthrough沒甚麼特別. 等的時候無無聊聊在化妝室不斷嗌嗌唱唱, 其實大家都很狂妄, 唱下杜鵑花熱身咪夠囉, 明知表演都唔mark聲, 又係後台嘈到差唔多音樂廳都聽到. (btw, 新任會長講起野上黎好吵耳下.)
我想話......出面其實真係聽到,玩緊第一樂章果時我係聽到有人唱歌.
「唱下杜鵑花熱身咪夠囉」,咁除左杜鵑花仲唱左乜?表演入座率六成左右算是可以吧, 不知觀眾們對不見了的第二三樂章有何看法 (回水呀?!) 正式唱始終狀態沒那麼好, 找不到發聲的竅門. 查實呢首歌一日唔好唱多過一次, 因為投入量很大, 唱多一次就差多一點. 天津合唱團修養不錯, 很多效果都做得到, 聲又響. 他們人數比我們多, 不易具體比較, 城大團則沒甚麼聲音 (well, 除了low Bb). 最吃力吼叫的一段 Aufer steh'n, 阿弗說合唱團被樂團蓋掉了, 大概是沒辦法的事.
Aufersteh'n
http://gustavyeung.spaces.live.com/佢就係樂曲介紹既作者--尋晚既中提琴首席,亦係我同官奴既同事.(即係尋晚有三個N記員工響台上)咱們站的位置不是觀眾的位置, 也只聽到第四五樂章, 但我以為以業餘樂團演奏馬勒來說演得不錯. 多得這位壓到場﹑要求高兼有實力的德國指揮 (留意到佢係背譜的), 大部份地方都有板有眼, 均衡也沒問題, 好指揮能改變樂團之說不差, 或說西樂始終係鬼佬識搞得好.
佢真係好勁架---亦都好惡.
佢係有要求亦都肯去要求,達唔到要求就唔罷休.
功力就在於佢識得去要求乜野.
佢既態度正正係香港既學生同業餘所缺乏.
當好多人會覺得錯音放炮搶拍子唔係咩特別,演出排練玩arm晒所有野係bonus既時候,德國人帶出個message係:將所有音符玩熟,排練與演出零錯誤係「最基本」要求.
團體排練係用黎俾大家尋求演繹方法,唔係用黎學音或者hea.肚餓之極去食宵, 坐小輪吹風吹水幾好丫唔心急的話. 和民白坐仲要行寃枉路就差點了. 諗返起同世新班友食宵吃翻了扒房 (連店員們都不嫌吵替咱們開心, 真難得), 如果呢次三團一齊食咪仲過癮囉, 唯是次東道不及台灣人好客.
今年想去青島定天津啊?
尖沙咀興發幾乎吃了個晚餐. 我有心唱K, 但次次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半夜後還怕要走路回家, 居然追到架 63x 係佐碼落車, 好彩咋.
唱通宵使乜驚無車----有頭班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