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名字
主題
| 來自:文盲 | 時間:Wed May 23 15:48:55 2007 | | http://www.ita-cinema.com/movie/go_master.htm | | The Go Master (Wu Qingyuan) | 吳清源中國/日本 2006禪味傳記 | | 導演田壯壯 | 編劇阿城 | | 主演張震 | 張艾嘉 | 伊藤步 | 柄本明 | | 感言IMDB上有人這樣評《吳清源》:「這電影很禪。你不會由本片知道圍棋是甚麼,也不會因此了解吳清源多少。」 | | 實在說得太好了!你看了我下面寫的感想就會明白這電影是怎麼一回事。對了,我並不是說它糟糕喔! | | 一開場就好像是很感人的故事似的,原來完全不是那回事……我對這電影的第一個感想是「很意圖不明」……||||orz(我想使用顏文字,這樣更生動一點。)完場後看看特刊,原來此片的編劇是阿城,就是《棋王樹王孩子王》的阿城,知道後,我由||||orz變成||||囧rz……真抱歉我對阿城的印象不好(雖然不得不承認《棋王》的部分是寫得很好,但我就是不喜歡)。 | | 所謂「意圖不明」,指的是觀眾會搞不清楚情節的用意何在。你以為這是圍棋神童在異國如何殺遍天下無敵手為中國人爭光的故事嗎?才不。電影沒有連番精采棋戰,每局棋都是下了一子就換去別的鏡頭。出乎意料之外,這電影非常個人,即使吳清源生在日本攻打中國的亂世,他的世界仍然很平靜,欠缺環境和個人的互動,像是在療養院目睹日本人慶祝攻陷中國大片土地,他奪門而出時仍表現平靜,也沒做甚麼特別激烈的事情,他偶然會歇斯底里,原因也是他自己多於是環境使然。這電影也非常的孤寂,只在描寫吳清源追尋自己、追尋真理、追尋信仰的過程,用色淡泊,鏡頭下也往往只有孤單的吳清源,很有「侘び寂び」的味道,所謂「侘び寂び」,讀音wabisabi,是日本的美學概念之一,指寂靜、淡泊、蒼然、荒涼等等的風格,是受禪宗影響而產生的美學概念,例如日本插花往往只在小花盆中插上一枝寂寞的蘭花,這樣淡泊、無裝飾的風格就是「侘び寂び」。所以我非常同意「這電影很禪」。 | | 最意圖不明的地方就出在不同事件的剪接上。電影就像一本舊相簿,掀到哪一頁,見到哪幀照片,就說一下那幀照片的故事,事件之間並沒有特殊的關連或必然的因果關係,甚至時代斷裂得很厲害,一開場是小吳清源,下一幕已經是身在日本的少年吳清源,一下子好像返回了中國,一下子又回到日本休養,似乎真要看過吳清源的自傳才看得懂電影在演甚麼。不勉強串連事件可以避免約化主角的心路歷程,但缺點是沒有戲劇性和張力,這畢竟是電影,故事說得好很重要。加入紅卍會、加入璽宇教、生子、車禍,這些事件也就算了,起碼看來有點前因後果,最意圖不明的是那個川端先生(是川端康成嗎?)和吳清源一起坐在山坡上談文學的一段,前後無連貫,亦看不出這一段想說甚麼,再者我覺得川端先生唸出來的內容像《後赤壁賦》!哪裏是吳清源自己寫的東西?(其實是我的錯覺,對不起) | | 解釋吳清源生平事跡的字幕也很意圖不明,那些字並不是畫面的一部分,而是以普通字幕的形式出現,明明看見很多字卻沒人說話,感覺像是打錯了字幕,教我不知應該看還是不看,而且句子往往先以「吳清源」作主語,下一句卻用「我」作主語,這更奇怪……雖然是老套一點,但我寧願電影在全黑畫面上打字或是要張震唸旁白。 | | 說起演吳清源的張震,他應該不懂日文吧!日文台詞唸起來很木訥,一聽就知道是外國人(還是不懂日語的外國人),雖然木訥的台詞很配合他演的木訥吳清源(不是說他演技不好,反而是他把木訥的吳清源演得栩栩如生)……如果日文台詞沒那麼生硬他就演得perfect了。 | | 雖然我說電影很意圖不明,但厲害在於它算得上頗好看,所以完場時有蠻多掌聲。我說頗好看,是因為電影語言算是易明,前半部的吳清源常常獨個兒走路,表示他在追尋著甚麼;神社的婚禮人人黑衣,表情又嚴肅,像喪禮多於婚禮,顯示日本侵華戰爭時環境是如何肅殺;他在海邊追璽光時,背景是波濤洶湧,暗示他思潮起伏,掙扎著是否要脫離璽宇教;最漂亮的一段是吳清源收到電話,此時字幕打出瀨越先生自殺身亡,木谷隨後亡故,那時木谷走進屋內,身影消失。諸如此類的電影語言很多,也很易明。電影充滿著思考,著力呈現吳清源的內心世界,令這電影變得好文藝。幸好我飽經塔可夫斯基洗禮,這種程度的文藝算得了甚麼? | | 圍棋之所以格調如此高,是因為它單純地只有黑白二色,卻包羅萬有,棋盤如星,佈局可以千變萬化,有如陰陽二氣生化萬物,所以才衍生了那麼多的哲學和聯想。象棋的棋子種類多,名字卻乏味,被人類的制度桎梏。圍棋只有抽象的黑白二色,還有無限空間可以賦予意義。黑與白之間,吳清源大概取的是中庸之道。 | | 香港竟有發行商代理了《吳清源》,2007年五月杪會公映,可是香港人哪裏懂得欣賞這種電影呀……這種電影還是適合在電影節放映。 | | P.S. 「吳」字在日語讀音是「Go」,跟圍棋的「棋」字讀音一樣,真奇妙。
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