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文盲
時間:Wed Jun 07 15:09:40 2006
中國學者破解百年數學難題
2006-6-5
【大公報訊】綜合通訊社北京四日消息:國際數學界困擾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終於被科學家完全破解。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三日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比「哥德巴赫猜想」更重要的「龐加萊猜想」。
美俄數學家「奠基」
在美國出版的《亞洲數學期刊》六月號以專刊方式,刊載了長達三百多頁、題為《龐加萊猜想暨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理論的應用》的長篇論文。
丘成桐說:「這就像蓋大樓,前人打好了基礎,但最後一步──也就是『封頂』工作由中國人來完成。這是一項大成就,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
中國數學家楊樂說:「這是第一次在國際數學期刊上給出了猜想的完整證明,成果極其突出。」
丘成桐指出,這一證明意義重大,將有助於人類更好地研究三維空間,對物理學和工程學都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中國人最後「封頂」
一百多年來,無數的數學家關注並致力於證實龐加萊猜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國數學家瑟斯頓教授因為得出了對龐加萊幾何結構猜想的部分證明結果而獲得菲爾茲獎。之後,美國數學家漢密爾頓在這個猜想的證明上也取得了重要進展。二○○三年,俄羅斯數學家佩雷爾曼更是提出了解決這一猜想的要領。
朱熹平和曹懷東運用漢密爾頓和佩雷爾曼的理論,第一次成功處理了猜想中「奇異點」的難題,發表了長達三百多頁的論文,給出「龐加萊猜想」的完全證明。從去年九月底至今年三月,朱熹平和曹懷東應邀前往哈佛大學,以每星期三小時的時間──連續二十多個星期、共約七十個小時──向包括哈佛大學數學系主任在內的五位數學家進行講解,回答了專家們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百米衝刺快了0.1秒
記者三日晚電話採訪正在外地出差的朱熹平教授。對於取得的成果,朱教授一連說了三遍「這不算什麼」。
朱熹平說:「學問是不分國界的,所有難題都要經過很多人努力才能破解。我們只是走了最後一步。『龐加萊猜想』有一百多年歷史,是當今數學界最熱門的難題之一,近兩年取得了相當大的突破,刺激了很多人進行努力。在全世界這麼多研究團隊中,我們算是比別人先踏出了一步,或者說是在百米衝刺的最後比別人快了零點一秒,僅此而已。這是與整個集體的努力分不開的,尤其是丘成桐先生高瞻遠矚的指導。」
美國的克萊數學研究所曾為世界七大世紀數學難題每道題懸賞百萬美元求解,但朱熹平表示:這筆獎金應該不是由我們獲得,而是應該獎勵給之前為解開這道難題做出很大貢獻的科學家們,像瑟斯頓、漢密爾頓、佩雷爾曼等。